健康对对碰
■背景
近日,太极集团发布公告称,将藿香正气口服液的出厂价上调20%,零售价也做出相应调整。太极集团的这一动作,引起了医药界人士的普遍关注,与此同时,廉价药问题再度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随着廉价药的中标价被一降再降,药企因无利可图停止生产,1元多的国产破伤风针、2.5元的洗肠药蓖麻油、两元多的青霉素……这些便宜又好用的老药正在逐渐消失,而丙种球蛋白、环磷酰胺、鱼精蛋白等廉价救命药也时常短缺。
事实上,在太极集团之前,嘉应制药就发布公告称,拟对六味地黄丸等药进行提价。而在今年4月,国家卫计委等八部委联合发文,明确“取消最高零售限价,让廉价药生产企业能够根据药品生产成本和市场供求状况自主定价”。此后,国家发改委发布《发改委定价范围内的廉价药品目录》,取消530种药物的最高零售价。这一系列新规的出台,给廉价药涨价亮了“绿灯”。那么,问题来了,提价能让廉价药迎来“新生”吗?
支持方:
“涨5分钱就能救活一种药”
甲巯咪唑片是治疗甲亢的首选基本药,俗称“他巴唑”,每瓶售价两元多,但疗效并不比30多元一盒的进口药差。然而,该药在郑州、厦门、南京、合肥等多地曾出现断货。鱼精蛋白短缺事件也曾先后在京沪爆发,这种一盒售价10多元的药,是心脏病手术时的普通常用必备药,其“断档”导致许多心脏病体外循环手术被迫“停滞”,病人“命悬一针”。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施秉银长期关注廉价药短缺问题,在他看来,近年来,廉价药的中标价被一降再降,当便宜到没有利润乃至亏本时,等待它的命运就是自动停产或者改头换面。2011年,一项对全国12个城市42家医院临床用药情况的抽样调查显示,在基层医疗机构,国家和地方增补的基本药物一般有500多种,而医院廉价药缺口已高达342种。其中,212种药的价格在30元以下,130种药价格在10元以下,10元以下的短缺药中,5元以下的药品占了69%,3元以下的占42%。
有药企相关负责人认为,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原因是因为“价格太低”,而随着原材料、人工、物流等成本的上升,一些廉价药生产成本逼近售价,因此企业不得不停产,解决之道则在于“提价”。某大型药企市场总监感慨,“价格提升5分钱,就能救活一种药!”其表示,目前,许多常用药的价格已经压到了药品生产成本的盈亏临界点上。国家要求药品生产企业再降几毛钱,甚至几分钱。但这“不起眼”的几毛钱,使得药品售价低于成本,药品生产企业不得已放弃廉价药,转而生产价格更高、利润更大的替代药品。
反对方:
“短缺并不完全因为价格低”
然而,对于提价拯救廉价药的做法,有药企负责人却表达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虽然廉价药涨价是一种保护性措施,但在目前高价药风行的状况下,廉价药依然很难生存。而且,按照目前的定价标准,就算涨价,对于生产企业的利润而言还是杯水车薪,让其重回患者手中难度不小。
2006年至2008年,受国家发改委的委托,就短缺药品情况,北大医药管理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史录文曾带队做过调查研究。调查结果表明,从实际情况看,一些药品之所以短缺,并不完全因为价格低。有的是因为非常规、用量小,有的是因为毒副作用大,有的是因为生产要求高。分析认为,对于短缺药品,如果不加认真分析,不问青红皂白,一味提高价格,很可能保护了落后药品,保护了落后企业,对医药产业不利,对群众健康不利。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胡善联认为,保证药品的生产、供应、使用,需要有系统的政策性保障措施,而不仅仅只是管理价格的问题。一方面,国家要进行宏观调控;另一方面,也要用市场的手段促使政策发挥出作用。
有专家建议,国家必须像对粮食一样,保障廉价、必备药物的生产。全国政协委员、福州市第二医院副院长林绍彬表示,国家应该建立一套廉价特效药的储备制度。“对于一些临床必需的廉价特效药品,建议由政府指定药厂生产,在税收、资金等方面给予厂家一定的政策倾斜和财政补贴,保障合理利润,调动生产积极性,保证廉价特效药品的稳定供应。”
■记者点评
从1998年至今,国家发改委已发布30多次各类药品“降价令”,统一定价药品实行最高限价销售。然而,由于制药成本上升、药企利润到达临界点,多种常用药面临消亡危险。而廉价药变“熊猫药”的危害,可谓不言而喻。
廉价药消失或是改头换面,老百姓的利益都受到损害。只有保证廉价药生产厂家有一定利润,他们才有生产的积极性的。不过,廉价药频频断货,问题不仅出在生产环节,流通、消费环节也存在重重阻碍——药店不愿卖,医生不愿开,配送公司不愿送,老百姓还是难用上廉价药。因此,要保住廉价药,只在某个环节上“使劲”是没用的,必须环环相扣。
|